反距离权重法的工作原理
反距离权重 (IDW) 插值使用一组采样点的线性权重组合来确定像元值。权重是一种反距离函数。进行插值处理的表面应当是具有局部因变量的表面。
此方法假定所映射的变量因受到与其采样位置间的距离的影响而减小。例如,为分析零售网点而对购电消费者的表面进行插值处理时,在较远位置购电影响较小,这是因为人们更倾向于在家附近购物。
使用幂参数控制影响
反距离权重法主要依赖于反距离的幂值。幂参数可基于距输出点的距离来控制已知点对内插值的影响。幂参数是一个正实数,默认值为 2。
通过定义更高的幂值,可进一步强调最近点。因此,邻近数据将受到最大影响,表面会变得更加详细(更不平滑)。随着幂数的增大,内插值将逐渐接近最近采样点的值。指定较小的幂值将对距离较远的周围点产生更大影响,从而导致更加平滑的表面。
由于反距离权重公式与任何实际物理过程都不关联,因此无法确定特定幂值是否过大。作为常规准则,认为值为 30 的幂是超大幂,因此不建议使用。此外还需牢记一点,如果距离或幂值较大,则可能生成错误结果。
可将所产生的最小平均绝对误差最低的幂值视为最佳幂值。ArcGIS Geostatistical Analyst 扩展模块提供了一种研究此问题的方法。
限制用于插值的点
也可通过限制计算每个输出像元值时所使用的输入点,控制内插表面的特性。限制经考虑的输入点数可加快处理速度。此外,由于距正在进行预测的像元位置较远的输入点的空间相关性可能较差或不存在,因此有理由将其从计算中去除。
可直接指定要使用的点数,也可指定会将点包括到插值内的固定半径。
可变搜索半径
可以使用可变搜索半径来指定在计算内插像元值时所使用的点数,这样一来,用于各内插像元的半径距离将有所不同,而具体情况将取决于必须在各内插像元周围搜索多长距离才能达到指定的输入点数。由此将导致一些邻域较小而另一些邻域较大,这是由位于内插像元附近的测量点的密度所决定的。另外,也可指定搜索半径不得超出的最大距离(以地图单位为单位)。如果在获取指定点数之前特定邻域的半径达到最大距离,则会针对最大距离内的测量点数执行该位置的预测。通常,如果此现象产生的偏差较大,则应使用较小邻域或最少点数。
固定搜索半径
固定搜索半径需要邻域距离和最少点数。距离用于表示圆形邻域的半径(以地图单位为单位)。因为半径距离是常量,所以对于每个内插像元而言,用于查找输入点的圆半径完全相同。最少点数用于表示将在邻域内使用的最少测量点数。计算各内插像元时会使用位于半径内的所有测量点。当邻域中的测量点数小于所指定的最少值时,搜索半径将不断增大,直到可以囊括最少点数时为止。由于将针对研究区域内的每个内插像元(像元中心)应用所指定的固定搜索半径,因此如果测量点分布不均匀(它们很少均匀分布),则很可能会在不同的邻域中使用不同数量的测量点,从而产生不同的预测结果。
使用障碍
一个障碍即是一个用作可限制输入采样点搜索的隔断线的折线 (polyline) 数据集。一条折线 (polyline) 可以表示地表中的悬崖、山脊或某种其他中断。仅将那些位于障碍同一侧的输入采样点视为当前待处理像元。
参考书目
Philip, G. M., and D. F. Watson. "A Precis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Contoured Surfaces."Australian Petroleum Exploration Association Journal 22: 205–212. 1982.
Watson, D. F., and G. M. Philip. "A Refinement of Inverse Distance Weighted Interpolation."Geoprocessing 2:315–327. 1985.